​​

亲爱的父母们,和孩子一起逛街的时候,你遇到这种情况吗?

宝宝们看到一个特别想要的玩具不走了,用渴求的小眼神看着你。这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两个小人,一个对你说:“你看他多想要,给他买了算了吧。”,另一个则告诉你:“你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能什么东西都立刻满足他。”

最后,你会选择听哪一个?在延迟满足理论大热的现在,或许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会狠心不买。

然而,延迟满足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延迟满足”的真面目吧!

“棉花糖实验”背后的秘密

想要了解延迟满足,首先绕不开的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的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

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15分钟后)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他们想吃糖果时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得到了第二颗棉花糖。

这个实验想要告诉人们: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换句话来说,延迟满足是一种由孩子自我决定的控制能力,是在孩子的成长生活中自然发展出的能力,而不是由父母决定、刻意延迟的教育方法。 

延迟满足的前提是“及时满足”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关键时期。

有些家长为了从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会刻意地进行一些训练。

事实上,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和对家长的信任感,陷入“得不到”的担心中。

这样刻意的延迟满足训练,非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伤害。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延迟满足能力,恰恰来自小时候父母的及时满足和回应。因为及时满足和回应,孩子容易产生信任和安全,认为这个世界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这样孩子就有了等待的心理基础。

如果父母刻意不满足或延迟满足,孩子可能担心“得不到”,对“得到”产生不确定感,反而不能等待,迫不及待地得到满足,或者表现出更大的贪婪.

因此,及时回应,肯定需要,不刻意延迟,才是孩子自控力的真正来源。

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关注幼儿的延迟满足,他们的研究得出:3-5岁是幼儿延迟满足发展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理解规则的能力,因此,最好在孩子过了3岁以后,再进行适当的增强。

延迟满足不是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欲望,更不是刻意训练所能达到的必然结果,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父母们要记得,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来源于信任和孩子自身,无需强迫。


总之,每个父母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