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责任不是令孩子成才和获得社会认可的成就,更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父母真正的责任是赋予孩子生命、提供需要的照顾、培养孩子的兴趣及营造机会发挥孩子的天赋。父母更是让孩子经常感到被爱,让孩子能够在爱中快乐地成长的人。

父母为孩子所安排的一切,并不一定与孩子成大以后的志愿一致,父母如果总是代替孩子选择人生,等于剥削了孩子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自由和权力。有些父母会为孩子安排嗜好、技能,甚至在长大后安排工作、社会地位,甚至结婚对象等等,在父母眼中,这些行为似乎是父母爱子女的表达,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成为一个自己真正希望成为的人,一些只能由孩子自己为自己定义的人生意义。

此外,父母的其中一个角色,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尤其在孩子年幼的阶段。因此,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重要教材。小孩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知识,父母的每一个言行都会被孩子观察和模仿。作为父母,必须明白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例如,如果父母总是不履行对孩子的承诺,孩子便会成为一个不重视承诺的人。父母只需做好自己,以身作则,便能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

作为父母,我们都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对的,因此,便会理所当然地以自己的对错和好坏观念,教导及评估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并在发现问题后把自己的结论强加于孩子,要求孩子接受。其实,这并非真正为了孩子好的想法,因为孩子也是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心理需要和人生功课。教育孩子重于引导及启发孩子自己的思维,鼓励孩子探索及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把父母的一套照单全收,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

当然,年纪小的孩子还需要父母的直接指导和帮助,当孩子的年纪越大,来自父母的指导可以变得更间接,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人生为重心。很多父母以强权的态度强逼孩子用功读书,孩子在压力下只可就范。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在内心感到压抑和恐惧的情况下,孩子只能尽量强逼自己用功。表面上,孩子的成绩可能有所进步,可是,他的用功很可能并非来自他自己的意愿。长此下去,孩子有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或者暗地里培养一种逃避及抗拒父母的心理。

其实,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兴趣,为孩子选择一些能够满足他们当时心理需要的理由,让孩子为了一些能够满足自己渴望的动机而努力,而不是为了盲目听从父母的硬性安排。父母可以启发孩子以游戏的心态和形式进行学习,鼓励孩子自发地思考,激发孩子的创意等等。父母只需发掘孩子真正的才能及兴趣,从旁协助和提供所需条件和给予鼓励,便能令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和动机,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令孩子快乐地学习和成才。懂得顺应孩子的喜好和性格,父母便可在不费死力的情况下,让孩子快快乐乐地为了自己而努力和成长。在引导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习多以提问而不说命令的口吻与孩子沟通,让孩子通过你的问题寻找自己的答案。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父母的。父母并不需要对孩子的整个人生负责。孩子自有自己希望过的人生,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和责任。笔者认为,父母真正的角色,是观察和发现孩子的特质,给予孩子发挥及表达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你的引导下,学会爱自己及成为本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