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无条件的爱,统统被他们称为溺爱。

《圆桌派》上,窦文涛问武志红,你如何看待溺爱。武志红回答:溺爱是中国家庭发明的一个谎言,目的是推卸责任。

  • 窦文涛就讲了在石家庄流传甚广的故事。说一个死刑犯临刑前见妈妈,要求再吃一次奶,妈妈喂奶的时候,他一口咬下了妈妈的乳头,说就是你,太溺爱我,我才有了今天。
  • 蒋方舟说,我们那儿也流行这个故事,坐标湖北。
  • 小羊也默默举手,坐标甘肃,听这个故事长大的。

你们如果听过这个故事,也可以在留言区举举小手。

这个故事在我们的童年教育中反复出现,既被当作猎奇,同时也是父母的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开脱手段。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看邻居家小朋友被父母带去北京旅游,回家讲给我妈听,我妈毫无征兆地讲起这个血腥而又可怕的故事,吓得我落荒而逃,从此心理阴暗地盼着邻居家那个被父母宠爱的大哥哥倒霉。

后来人家考上了北大,如今在温哥华大学执教,成熟稳重自信儒雅,妥妥的男神。而我自己,成年后经过漫长的自我疗愈,才走出自卑的阴影。

我不能说父母不爱我,只是他们的确不太懂得如何去爱,并且永远害怕多给我一分爱,就会多害我一分。

所有无条件的爱,统统被他们称为溺爱。

为了说服自己,他们人为给爱设置了门槛和条件。比如我考了100分,就带我去吃顿好吃的。他们以这种交换的方式,去说服自己:没有溺爱我,就不会害了我。

2. 自卑的根源是从未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成年后,我一度在爱情里属于付出型人格,缺乏自信心与安全感,读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发现我自卑的根源是从未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因此对爱的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也无法坦然接受那些对我好的人。

一旦爱上,我就会陷入这样的自我纠结:别人爱我,一定是因为我优秀,而不是因为我就是我;如果我得不到爱,原因一定是我付出的不够或者不够优秀。

过了25岁,我才慢慢从原生家庭的影响里走出来,明白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是交换。

中国传统观念,喜欢强调管理与教育的作用,对于爱,其实不怎么瞧得起。什么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流芳千古的育儿故事里,基本上看不到爱,只有成功学。

西方心理学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能拥有成功人生最重要的基石:自信。

我知道一说起溺爱的危害,可以抓出一大把社会新闻。不久前,我还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儿子啃老10年,跟父亲发生冲突后,持刀砍父。下面的留言,很多人说到了溺爱,觉得父母一定是对孩子过度纵容,才让他走到今天。

但这种事件,如果做个深度报道,你会发现它根本与爱无关。无非是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父母没有能力或者不知道如何给予;当孩子慢慢长大,各种心理问题已经出现,父母又产生了补偿心理,最终酿成苦果。

3. 我的心理学老师说,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倒置。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太早想要树权威、立规矩;人到中年,被社会锤过,有了软肋,发现孩子跟自己各种疏远、陌生、不对付,开始心慈手软;再过几年更不得了,世间行走一遭,发现亲情是最好的退路,对孩子的爱,那是如滔滔黄河水,泥沙俱下,毫无节制。

为人父母,青年无知,中年慈爱,老年放纵,对应的是孩子痛苦的童年,缺乏管束的少年,无法无天的成年。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天性,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压抑这种天性,害怕因为你的爱,而害了他;待他成年后,这种压抑往往形成反弹。也就是说,在孩子需要你对他百依百顺的时候,你一天到晚讲条件,等他们长大,可以理智地谈条件的时候,你又开始对他百依百顺。

一个男网友吐槽自己的母亲:3岁,你逼我洗内裤,我洗不干净,你把我手都打红了;到了30岁,你天天哭着喊着要帮我洗内裤,气跑了我两个女朋友,请问你是亲妈还是冤家?

我们所见的溺爱,往往是这种情感倒挂。这种情感倒挂是爱吗?不是。这是不懂爱。

4. 健康的父母之爱,一开始是泛滥,慢慢走向节制。

  • 孩子一岁以内,怎么爱他都不多。明确感知父母的爱,知道自己是天、是地、是世界,就是婴儿期最好的规矩。
  • 一岁以后,在爱的前提下,开始慢慢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让他们明白,你不是天地,只是众生,你活在关系里,所以要讲规矩。

如果你抢别人的玩具,还把别人的脸挖了个坑,可能要被打一下屁股。但打屁股的前提是,父母依然爱你。

这个时期,对孩子所有的教育,都要辅助爱的表达;传达给孩子正确的信息是“无论你怎样,我们都爱你”,而不是“如果你不够好,我们就不爱你了”。

作为群居动物,人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关系。“在关系里游泳”是对人生最贴切的形容。成年人,个体的不幸,皆来源于关系的崩塌。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对于关系认知的第一课。

5. 爱是让对方活成自己

我们经常说,爱很容易,因为爱是本能,尤其父母之爱,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呢?对于最后这句“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呢”,我真心无力吐槽。

我见过太多不爱孩子的父母,他们只爱自己想像中的那个美好的小孩。他们强迫不爱吃南瓜的孩子吃南瓜,因为南瓜有营养;强迫不爱抛头露面的孩子当众唱儿歌,因为他们觉得擅于当众表现自己的孩子更优秀。

我偶像松浦弥太郎说,爱,就是让对方活成自己。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因为大多数的我们,都没有学会怎样去爱。

我们从父母那里习得的爱的方式是,如果我能考100分,妈妈就爱我;如果我比邻居家的小孩优秀,爸爸就爱我;如果我听话,就有糖吃。

这同样是一种情感倒置,只要发生倒置,爱就变成了交换和索取。

旅美作家蔡真妮说:“唯有在家庭关系中,纪律不应该被排在首位,良好的关系,无不是先建立爱与理解,再谈纪律。”

如果为人父母,真有一个入门考试,要考的不是资产、财力、颜值,而是爱的能力。

你能不能做到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仅仅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你就可以无条件地接纳他、赞美他、爱他,暂时放弃你的企图心与攀比欲,放弃你心里那个完美小孩养成计划,无条件地接纳这份上天给你的礼物?

当你确定了这一点,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反复确认,就可以去要一个孩子了。

所以,哪有什么溺爱,爱就是要宠,没有宠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的一生,遇到真爱的几率那么、那么小,而我们面对残酷世界的勇气与底气,又恰恰来自于那为数不多的、真爱我们的人。如果连父母之爱都要谈条件、讲正确,人类的孤独,恐怕就是一份无法治愈的绝症了。

作者简介:艾小羊。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