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将要从南方启程,去北方上大学。对于一直在南方生活的同学,对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自然是抱着诸多疑问。

比如粽子是咸的还是甜的?
豆腐脑是加糖还是加盐?
喝汤用调羹还是勺子?
不敢进澡堂怎么办?
冬天下雪怎么办没有暖气怎么办?
不会说普通话怎么办?
不能吃辣怎么办?
还有1米70会不会太矮?
吃不惯能不能自己做饭?……

那么今天就来聊聊,南方人到北方读大学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饮食篇

@岐言昊语:我:要一份番茄鸡蛋汤,服务员:没有,我:那你们这有什么汤,服务员:西红柿鸡蛋汤

@喵不灰灰:第一次去吃馄饨结果比我家的饺子还大我懵了

@乌卡巴拉啵啵啵:鹅…我是北方人但是有玩得好的一些南方同学,那次在食堂我们六个女生同一桌吃饭,只有一个南方人,于是就有了五碗炸酱面围着一盘炒米饭的场面……

@黄橙绿好好学:我宿舍三个北方人我一个人南方人,大家都用盘子吃饭我用碗(然而我们那边盘子都用来放鱼刺啊啥的)

@子夕:第一次接触东北的食物是在去大连的火车上。那时候火车的盒饭还是20块一份。在我印象中,所有北方人是以面食为主的 我吃了一口米,好好吃。又吃了一口,哇!好好吃!又吃了一口!哇哇哇!!太好吃了!!天啊,东北的米怎么这么好吃?我十几年吃的都是啥?是米?以前总相信“湖广熟,天下足”的鬼话,我一个粮食产地的人一口气把盒饭的米全部吃完了,剩下一堆菜“送”给我爸妈。我妈说,你这吃的啥饭……去北方读大学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以面为主食!东北的主食是米,特别好吃的白白胖胖的米。我真的特别喜欢。连食堂那么便宜的米都那么棒!

@圓月奔我而來:我前十八年真的不知道还有麻酱这种东西。

起居篇

说起北方,尤其是东北,“澡堂”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永恒话题。每一个南方孩子在北方澡堂第一次洗澡的时候,内心都经过了一番剧烈的挣扎。

这么多人一起洗吗,好羞涩!

但时间久了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人会看你,大家都各洗各的。同学们不要害怕,适应了就会好了,甚至觉得很爽。

@这也不是啊:我北方人还好,但是南方学弟学妹咨询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问澡堂子是不是单人间

@dekuDaman:听说南方的同学放假回家带的特产:一箱子搓澡巾给亲戚

@瓦特斯基:刚开始到大澡堂洗澡还是有点羞羞的,特别是人多的时候要脱光了排队等着,不过久了就放开了。北方的小伙伴有很多都放的很开,比如在宿舍和走廊可以一丝不挂。说件尴尬的事情,有次去澡堂洗澡,突然有人在我后面拍我屁屁,我回头看了一眼,竟然不认识,他才意识到认错人了,然后他就尴尬的说了声抱歉,撒腿就跑。

@子夕:第一次啊,我室友已经去澡堂洗了一半了,我还扭扭捏捏坐在门口。最后我室友说,你再不进来,我就不管你了!没办法,厚着脸皮进去了,为什么没有隔开的浴帘?为什么没有隔开的木板?为什么没有隔开的水泥墙?为什么前面还有一个姑娘站我面前直勾勾看着我等着我的水位?天哪,那里还有一个大妈在给一个姑娘搓澡!全身上下地搓啊!我的第一次洗澡经历就这样,我实在是害羞得整个人都通红,十分钟就匆匆跑出去了。宿舍的两个辽宁姑娘责备我说,你就这么洗澡,浪费不浪费钱?五块钱洗一次,你就洗了十分钟?北方姑娘一般洗澡比较久……至于后来嘛……哈哈哈,我还是觉得在澡堂洗澡比较暖和啊,还有搓澡巾真的太好用了!!我抢过我硕士室友的搓澡巾!!曾经有朋友从北方来问我要什么礼物,我答,搓澡巾吧,哈哈哈哈!!!!虽然我依然接受不了被大妈搓澡……

@果大叔:南方人在北方澡堂的感觉……

@迪迪迪迪迪哦爱用:我有个南方同学的朋友问她,为啥澡堂子里大家都带着手套,我同学说,那是搓澡巾……

@方不圜:我舍友,冬天视频给她妈妈:“妈你看这就是暖气”

@胡迷糊儿:我北方人,说一个我的海南舍友第一次看见暖气,蹲那看,问我“气从哪出来的呀?“

天气篇

@不知道:今年大一,宿舍有个广东东莞的妹子,外表可爱,内心很可(狂)爱(野)。学校在天津,第一场大雪,朋友圈被南方来的同学刷屏了,表示第一次见到真的雪!好漂亮!跟想象中一样!东莞妹子当然也在朋友圈发了照片以及用微信跟自家妈妈报告自己这边下雪了这一重大事件。妈妈意料之中的兴奋,问她,“雪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跟冰箱里的那层冰霜一样?!”觉得又萌又心疼(๑•́ ₃ •̀๑)

@於輯熙敬止:哈哈哈我从内蒙到北京上学:北京也太湿了吧?四川室友:北京好干我嘴都裂了

@Jiinluu-:第一次下雪,所有南方伙伴兴奋的跟傻子一样在路上叫。

@陆陆也能叫小坤:大学四年最喜欢看南方人打雪仗,真温柔啊,北方人都是直接往脖子里灌

@咸鱼犀:室内非常干燥,从来没有东西发霉!我真的很爱!

@不得落雨:和室友冬天澡堂出来,走回寝室她头发结冰硬成一块,又用热水烫开算吗?

@炙烤芝士鳗鱼手握:宿舍在六楼,听到很大的风声,一开始我以为是摩托车飙车的声音,问舍友“学校里可以飙车的吗“,舍友说“不是,那是风声”。现在信了,北方的风教你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