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早在两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在整个0到6岁的年龄期间迅速增加,那么儿童自我攻击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需求没有被满足,造成的情绪发泄

那么什么叫做需求没有被满足?

比如说,我们的宝宝想要搭积木,结果辛辛苦苦搭的很久,但是这个时候积木倒了,这个小朋友就会着急、大哭、用手抓自己的头发,用手拍打地板等类似行为。在这个案例里:“孩子想完成积木搭建”​的这个心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又比如,我们的小朋友想要做摇摇车,但是爸爸妈妈没时间,不允许孩子玩儿,这时候孩子就会着急的跺脚,吼叫,打自己发泄情绪。在这个案例里“孩子想做摇摇车”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以上两个案例,直接触发孩子攻击性行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二、表达能力不足,只能用肢体语言表发愤怒

第二个直接触发小朋友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叫做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我们的宝宝在两岁之前语言表达能力是很弱的,他很难有逻辑的、有思维模式地表达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想要做的事情和他的情感,他没法表达清楚的。

所以小朋友在一件事情上表达不清楚的时候,他会用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三、孩子对其他人或者物体的“攻击性行为”被父母严令阻止时,攻击目标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一个孩子成长教育有三个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0到6岁的小朋友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 

所以家庭教育模式是不是正确,对小朋友有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

有一种特别不好的家庭教育的模式,叫做绝对权威。

绝对权威型的父母是这样的:用惩罚和高压的统治方式来管教孩子。

比如说遇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喜欢用打骂孩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不允许孩子辩解,回击,在

父母面前不能有情绪,要憋回去。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当我们动手的时候,哪怕是极其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的动作,都会给接受这一动作的人带来重大的影响。”

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想要控制孩子,所以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于是他们也从小从父母的言行当中学会了侵犯和攻击。

但是侵犯和攻击别人又会被责骂,所以怎么办?他们只能选择打自己出气。

长久的自我攻击性行为,,会变成自虐型人格,孩子长大以后容易因为不顺心的事伤害自己,轻则弄丢东西踢坏自己的鞋、打自己,重则面对愤怒做出轻生的举动。

 喜欢打自己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呢?

父母的正确做法父母的正确做法

一、情绪接纳与行为划分
就是当我们的小朋友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接纳孩子愤怒的情绪。
跟孩子讲话的方式可以是:“宝宝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宝宝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是不是因为积木没搭好?”
我们需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直接上来就想要纠正和划分孩子的行为到底是对还是错,让他不要打,不要闹,不要撞。

我们教育宝宝非常严重的一个错误,就是我们经常直接划分孩子的行为错误和想要纠正孩子的行为,一下来就说:“宝宝你这样做不对,宝宝你这样做不好,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可其实,你要能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才有可能觉得你是懂我的,你是理解我的,才有可能有后边的行为纠正。

 二、温柔而坚定 我们有无数种方式可以拒绝孩子,比如跟孩子说不,说你这个行为不可以,但最差的一种是什么?是喊叫,是训斥。 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如果嗓门高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话,那么驴将会统治地球。”​

如果我们平时教育宝宝一定要大喊大叫,一定要训斥他的话,那么我们其他的教育手段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在情绪接纳的基础上,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先接纳他的情绪,再温柔而坚定的告诉他:“不要打自己了”。

三、理解与回应 我说到孩子攻击性行为有很多原因,是因为孩子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理解他和回应他,而不是直接说不可以,不能做。
知乎上有答主也说过,孩子生气的时候要先安抚她,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回应她的情绪。

四、规矩与爱 我们给小朋友立规矩,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定是建立在带着爱的前提下。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给孩子的爱是无限的,是无条件的,所以我们给孩子的规矩也是带着爱的。”所以,请带着规矩去爱他,不要溺爱和无限的爱,而是需要在一定的规则下的爱。 立规矩不仅仅是在孩子打自己的时候立的,也可以是在孩子打别人,孩子做错事,或者其他情况建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