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三大要素包括运动频率、运动时长以及运动强度(剧烈强度),健身者可以利用这三点来对体内脂肪的燃烧施加影响。

健身者所选择的运动强度与他能将运动坚持多久密切相关:没有人能连续冲刺两小时!

因此,每名健身者都会有意或无意地从三个方面来开展自己的耐力训练:

第一、健身者从一开始就会选择某一运动强度作为目标。

比如,先在心率表上设定好参数,然后看自己能将所选的耐力运动坚持多久,比如以每分钟150次心跳的强度慢跑,看看能跑多远。

第二、健身者可能会制订一定时长的训练计划,比如今天做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但没有给予运动强度过多的关注。

第三种情况可能就是上面两个指标的结合:今天已每分钟150次心跳的强度跑45分钟!

除了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最后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运动频率,即在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内,健身者按照上面提到的运动指标运动了多少次。

脂肪分解说到底只有两个核心问题:

1)、作为健身者或健美运动员,你如何使这三大运动指标彼此协调以消耗尽可能多的能量?

2)、如何运动才能使消耗的能量主要由体脂提供?

例如,一名健身者在一次有氧训练中消耗了400千卡能量,他自然希望这些能量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体脂。

相反,健身者不希望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特别是处在备赛期间的健美运动员,因为它们有助于健身者获得饱满的肌肉和出色的力量效能。

众所周知,当人体处于空腹状态时,肌肉主要以脂肪酸为能量供体,理论上,人在什么也不做的时候,体内也有脂肪在燃烧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运动呢?

人处于静息和空腹状态下时,虽然脂肪酸是优先使用的能量供体,但脂肪分解过程进行的相当缓慢,因为身体不活动时能量需求较少;

为了加快燃脂,许多减脂的人选择了运动。

在考虑运动对减脂的作用时,我们应该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运动期间燃脂效率提高;

二是运动导致体内新陈代谢被强烈激活,这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使身体的基础代谢提高。

第二种现象常被称为“后燃脂效应”或“后燃效应”

脂肪酸只有在氧气足够的前提下才能作为燃料被完美地利用,然而,在极度紧张的运动负荷下,氧气供应对实现理想脂肪燃烧来说通常是不足的,工作中的肌细胞不得不动用另外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主要)。

肌肉优先选择燃烧脂肪酸这一能力会随着运动经验的增加而增强,换句话说,肌细胞通过规律的运动渐渐学会如何将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完美地利用。

耐力训练领域的竞技运动员因此甚至能在承受超高强度负荷时,极大限度地调动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

在健身房里,这种情况尤其会在那些不仅进行力量训练、还在训练计划中额外加入规律有氧运动的健身者身上出现。

由此进一步证明:运动能够促进脂肪燃烧,特别是能够让肌肉在静息状态下提高脂肪酸的利用率。

不过这种效果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运动资历和其他影响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当运动强度低或极低时,脂肪酸也能够高效地从脂肪细胞释放并进入血液,然后被燃烧掉。

这种训练强度特别适合处在艰苦备赛时期的健美运动员。

然而,实际能燃烧多少脂肪则主要取决于人体所需的能量总量,可是在低强度的耐力训练中,以分钟计算的话燃烧的脂肪非常少。

但是,如果规律地进行低强度的耐力训练并且每次训练长达数小时,健身者的能量需求就会大幅提高,一段时间后,他身上的赘肉就会明显减少。

所以,在进行强度较低的耐力训练时,健身者只有增加诸如惬意的固定自行车骑行或其他相似强度的训练的训练时长和训练频率,才能够够消耗掉足够的能量,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