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以前,几乎没有在外面吃过饭,三餐都是家里。记忆中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早晨跟着奶奶上菜市场买菜,我总喜欢买一份饭团,新竹那家饭团是我到目前为止吃过最好的饭团,目前再也找不到那种味道;另一种情况是家里来了访客,有时会在家里做家宴,有时会到外面吃饭。

记忆中最早带我到外面的面馆吃面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是我妈,一个是我婶婶。我妈带我去的,是台湾传统的油面做的汤面,嗯,有面也有米粉,而婶婶带我去的呢,是外省人开的面,我觉得应该是上海人或是江浙一带人士,啊,煮的是机器压的白面条, 我喜欢在汤里加点醋,非常好吃,因为桌上的调料只有两种,一个是老板自己煸的干辣椒另一个就是醋,那家店我到现在依然记忆清晰,隔壁是家粮食店,有副食卖也打香油,还有一颗大榕树,面店就在他隔壁。

台湾人吃面的方式,除了干拌面会加醋以外,很少会在汤面里加醋,唯有婶婶带我去的这种外省馆子会在汤里加醋,这种加了醋的骨头汤,我觉得非常香,这香气来自醋,因为我试过很多种醋都不对,要某一种醋加在汤里才会香。

2000年以后,工作的原因来到了大陆,见识到了饮食文化天南地北的差异。又回去了福州,吃了福州鱼丸才知道原来要在汤里加醋,家对了,醋能提汤跟食材的香味。同样的在上海吃面条的时候,也发现了可以在面条里加醋,加了醋之后找到小时候,那种似曾相似的味道,很是开心。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外面馆子的面条菜品几乎很单一,就是来碗面或来碗米粉,呃,面里面打底的就是豆芽菜,韭菜,还有一点肉末酱汤底,通常是猪骨头跟鸡骨头熬的高汤,虽然没什么肉吃,但营养价值还是可以的。

另外就是跟大人一起去吃面有个好处,会如点一些小菜,例如卤豆干,卤海带,卤蛋,大人心情好的话,有可能切一点粉肠或猪头肉,那就非常丰富的小菜,可以配着面条一起吃。台湾人吃面的文化习惯来说,我可以总结成一碗肉燥面或是阳春面,再点几样小菜,这样的吃面方式是台湾人的饮食文化。

一直到比较大了以后大约小学六年级或中学之后才比较接触到榨菜肉丝面,猪头肉面,这一类把肉跟菜添加在面里面的这种吃法,因为这种吃法可以不用再点小菜。说到这,大家可能会问那牛肉面的或猪脚面呢?这种对我们小时候来说太奢侈了,虽然在面馆的菜单上有,但长大以后才有经济实力吃它。

现在的面各式各样,有炒的有干的有汤面,各种干面能加各种料,各种汤面也能加各种料,有的时候回想起来,其实还蛮怀念小时候那种简单的吃面方式。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年老忆儿时吧。

一张今日晚餐的面条,想到了这篇文章。

红烧牛肉焖面加百叶包​​​​红烧牛肉焖面加百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