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小排球快完结了,想想自从全国篇的垃圾场大战开始就没有追过了,于是一时兴起补了最新的几话《排球少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虽然古馆春一老师一直在试图添加“燃”的元素,但每一根线条都在透漏着一个心情——厌倦。

画面虽然是死的,但下笔的手是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一部作品的灵魂。

未来要么是古馆春一老师重新燃起了对排球的创作欲望,要么其实排球就此收尾也是一种体面。

而关于画面风格的转变,从全国大赛篇前后就有雏形了,只是后来定型了而已,审美上很多读者都表示一时接受不了,其实理解为在竞争及其强烈的日本,个人风格是多么的重要就好。

既然说到这儿了,就来聊聊我接触的很多作者口中的风格问题吧。

不是国内风格不重要,主要国内的市场竞争压力还没到日本那么变态,都知道漫画有少年漫,少女漫,青年漫,到现在的总裁漫,其实我在看一个作品的时候,个人习惯一般分为这4类去分析:

1 故事好,画面好。这种作品毫无疑问炒作宣传,就已经奠定了一线作品的位置。比如《龙珠》,《海贼王》,《JOJO》等

2 故事差,画面好。编剧天赋不是人人都有的,平时觉得自己会扯犊子不代表你就有编剧的天赋,编剧是一个职业,每一个职业的设立都有它的道理,不信的人可以试着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大纲体验下。而这一类最典型的代表作个人认为就是小畑健的《蓝龙》,画面爆炸,故事“感人”,听说当初编辑看到后快哭了,当然,这个情况很好解决,一般就是给这个优秀的画手搭配一个优秀的编剧即可,就有可能碰撞出《死亡笔记》那样的经典。

3 故事好,画面差。这个问题更不大,因为大众本身对画面要求就不高,重点是内容的连贯性,刺激性和完整性,但这一切对画面的宽容,是在故事很好的弥补的前提下才成立的,比如one老师的《一拳超人》,和富坚老贼初期画面十分感人的《全职猎人》。

4 故事差,画面差。这类作品,按常理是不应该出现在专业平台的签约作品的行列里的,作为爱好者的交流毫无问题,但偏偏在前几年,就是因为趁着资本对动漫市场的火热,给了大量这样的作品可乘之机,因为对于资本而言,他们甚至不是读者,而通过几年的资金投入发现被坑了的现实后,资本开始观望,开始退潮,所谓的寒冬来临(实际上春天都是假的,一直在过冬)只希望未来可以通过18年的市场调整,让国内漫画市场真的走向正轨吧。

另外,风格这种东西,是先把基础打牢后才有资格探索的,别把难看当风格,这也是国内市场前两年作到泡沫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