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自封的垃圾食品爱好者,我稍微口嗨一下KFC现在的一个门店及产品状态。

先请容许我简单点评一下这个泡菜肥牛鸡排堡,这个汉堡暴露出了一个kfc过去几年中开始出现的一个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我不愿意去吃kfc了。

这个问题就是品控,我不知道餐饮行业是否有一个专业的词汇对应这个,这次新品里面因为有泡菜,所以这个问题就被放大了。

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为什么本来就有泡菜的汉堡,里面还要挤泡菜酱?泡菜这个东西发明出来就是为了长久储存的,但是其原料大白菜的叶肉可谓是汁水满满,你仓储和门店处理食材有问题,这玩意当然不好吃。

今天爆出来的大量吃完了拉肚子的事件我相信其中有一部分品控的原因,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购买联动套餐的博士已经很久没有吃过垃圾食品,肠胃受不了这个堡。(拉稀了就没得洗)

另一边肥牛片这个原料,但凡经历过大学宿舍生活就会知道,在宿舍里吃火锅,吃到最后关火搅合汤底,总会搅合出那么一两片漏网之鱼的肉片。那个肉片的味道不亚于在老卤里面走过一遭的大肉,kfc这个也是那个味,可惜是拿清水涮的,并没有老卤那味儿。

继续说品控的问题,kfc的招牌就是吮指原味鸡,这个是全球通用的明星产品。但是原味鸡这个东西一个是吃味道,另一个是吃热乎劲儿。那么kfc与m记的出餐过程区别就出来了,就是各位会在门店看到的大大的玻璃柜,这个保温箱会使制备过程中的问题放大,进而导致了门店口味的差异化。

我自认为我吃的kfc至少遍布全国12个省市,亚洲地区国家的kfc我也吃了不少,我认为中国地区在原味鸡这一产品上,门店间的差异巨大到拉低了这款产品在我心中的分数。

我理解不同门店的备餐策略不同,也理解门店的经营目标和受众不同,但你至少得有个兜底吧。就跟m记的大薯一样,我们都知道一锅刚炸好的,现出锅撒盐装盒的薯条有多好吃。这个就是薯条味道的上限,这里用“锅气”这个概念不知道是否准确,在其余时间或情况下至少不会吃到差太多的。

但是kfc在原味鸡上就很离谱了,我吃到过不止一次原味鸡的皮湿榻榻的,甚至不用咬皮都掉下来的情况。这个绝对是制备过程有问题而且放了太久了,同时原味鸡味道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黑胡椒的味道也能有很大差异,这一环节我相信出在解冻上面。

每一家快餐连锁一定有好门店和糟糕门店之分,但是作为你们当家产品都不去控制品控在合格线上,你这还谈什么快餐,快餐讲究的不就是流水化,味道规范化吗?

被人怨念了一万年的嫩牛五方反复横跳,味道也变来变去我相信也是这个原因,归根结底,就是kfc对自己的门店控制不够好。

再说死一点,脱节了。

这次联动宣发我觉着也是这么回事,一个产品给两家联动这种缺德事儿我觉得除非主观故意,那就是宣发部门沟通失败,最后只能“就这么着吧”。

说到这儿了就多说点,m记很多年前就开始改进自己的定位,无论是开发麦咖啡,还是整麦趣鸡盒和各种花里胡哨的饮料。

插一句,kfc全家桶不改配比和十翅桶不常驻这事儿我就觉得nmd离谱。

包括m记餐厅的装修风格,甚至可以说儿童乐园餐的变化,都可以看出m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但是kfc呢,在上海我觉得还能找到不少20年前装修风格的kfc,甚至比原味鸡还要“原味”

再说汉堡王,汉堡王优胜在宣发风格和产品定位,我和朋友讨论汉堡好不好吃的问题的时候,提到过酱的差异,她喜欢吃多酱的,觉得汉堡王皇堡太干。我因为不怎么喜欢沙拉酱的味道,加上无肉不欢,所以皇堡我是很爱吃的,m记我最喜欢的也是酱汁存在感很弱的双层吉士。汉堡王知道吃的都是一些大胃口人士,所以敢把汉堡做大做厚,七层肉饼拉满。m记这种服务孩子和白领的就不敢这么玩,你看我上次嚎过的,泰国m记有的超级巨无霸国内没上我相信也是这个原因。

提到巨无霸,这似乎违背了我上面描述的无酱的定位,巨无霸是特例因为他酱汁狗好吃,巨无霸酱秘方这个噱头确实不是白吹,配比正好,除了盒子里一定会掉点儿蔬菜其余没有毛病。

转回来再说kfc,kfc完全就感觉是为了研发新品而研发新品,你看现在还有人提那蘑菇堡和川香鸡腿堡这俩倒霉玩意儿吗。过去除了嫩牛五方就是现在常驻的饭算是合格的新品,这倒是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而且没有同类型产品的。

为了好吃的原味鸡蘸土豆泥,我还是希望kfc能有所改进的。

顺便一提,你们土豆泥是不是换配方了颗粒感这么重,我都没法骗自己这不是开水冲出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