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都认为俄罗斯是战斗民族,这一说法有人认同有人反对,反对者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才是战斗民族。不谈我们的祖先从黄河流域起家开疆拓土有了今天的版图,光是那些每天都能见到的食物也证实了这一点。吃个锅盔都能听见鼓角争鸣,这句话在陕西还真不是玩笑。

锅盔,陕西街头巷尾最常见的食物之一,一个也卖,半个也行,饭量小只买一个角也可以。它是一种直径大约20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熟面饼,面用白面,小火烙制而成。因为面饼较厚,因此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签子在面饼上扎孔,方便锅盔成熟。

刚出锅的锅盔有锅气,吃起来有小麦的清香,两面稍硬,内部软和,口感很棒。放凉了锅盔也能吃,它原本就是一种更偏向于凉着吃的食物,这与它的诞生环境有直接关系。

锅盔为啥叫锅盔?“锅”可以理解,但“盔”是战斗装具,与厨房毫不沾边,为何这两个字能连在一起?因为这里的“盔”就是制作锅盔用的“锅”,锅盔最早就是在头盔中烙制。将头盔反着放在地上,就成了一个简易的锅,然后就可以烙锅盔了。

相传战国时期秦国连年征战,行军打仗需要军粮,关中平原不但有冷娃好汉,还盛产优质小麦,天府之国最早就是指关中平原。小麦能做成各种面食,但军粮的要求是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生产、易携带、保存时间长、同时口感还不能太差,于是锅盔应运而生。那么谁是锅盔最早的发明者呢?说秦始皇或者哪个将军都可以,反正也无从考证。但小编更倾向于是某个火头军或者农妇发明了它,因为实践出真知。

回家烙馍,准备打仗!这句话或许曾真切地在某个时间节点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印证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铮铮誓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可以是这样,锅盔为什么不行?今天你手中拿的锅盔和两千年前秦军的军粮肯定不是同一个熟面饼,但它们又都是锅盔,没有什么不同。

踅面的诞生仅比锅盔晚一点,它的发明者是刘邦的上将军韩信。踅面是一种很小众的面食,目前仅存在于发源地合阳以及周边的澄县、蒲城、韩城、华阴一带,也就周围几个县市有踅面店,甚至在西安都很难找到一家卖踅面的,更不用说正宗不正宗了。

啥是踅面?踅面由小麦粉和荞麦面两种面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先将两种面粉按比例放进大盆中搅拌均匀,然后加水调成面糊。此时在旁边的灶台上架起大鏊,等温度起来后将面糊倒在鏊子上,然后用踅子将其摊开、摊匀,这个过程与制作煎饼果子类似,但烙踅面用的鏊子比大家在街头见到的摊煎饼的家伙大多了。

踅面烙好之后会挂在房内使其自然降温,此时踅面店里一张张圆桌大小的踅面尤为诱人,待其变凉之后折叠成手掌宽度,用大刀切成比韭叶稍细一点的面条。一般家庭用的刀就已经足够切手掌宽的面,为什么一定要用大刀?因为切完之后要用刀将面条整齐的放入箱中,大刀长,是最合适的器具。

踅面的吃法很简单,锅中水烧开之后少放一点盐,取适量踅面放入锅中用筷子轻轻搅拌,左右三个来回就可以出锅。踅面放入碗中之后师父会用勺子再舀一点汤,一是为了更好搅拌,二是为了让勺子变热,防止大油(猪油)粘在勺子上下不来。随后再加葱花、盐、调和面儿、醋、辣子油就行了,调和面儿都是师傅用一支筷子在瓶子里蘸一下,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用时极短。下踅面用时短,吃踅面更快。小编有个朋友曾挑战最快吃踅面,从饭端上桌子到吃完放下筷子一共用时30秒。

与锅盔相同,踅面最早也是军粮。相传韩信奉命击魏王豹,在合阳夏阳用木罂渡军的方法活捉了魏豹。为了解决将士的吃饭问题,韩信发明了踅面。踅面作为军粮的优点有很多,耐饥、吃饭用时短、便于储存,最主要的一点是它是面而不是馍。都说陕西人一个馍能夹地球,但老陕更爱吃面,一天不吃就想的不行。以前农村家家户户自己蒸馒头,中午蒸馍吃馍,晚上还要下面条补上中午这顿饭,要不然感觉今儿一天都不对。

一个小伙子一顿饭就半斤踅面,再来半碗踅面汤,原汤化原食。踅面本身就顶硬,再加上里面有大油,易食顶饱,作为军粮再合适不过。

陕西礼泉县有一种和踅面竞争“世界上最早方便面”的食品,名为烙面。据传烙面也是军粮,使用这种军粮的军队是周武王伐纣的义师。大家看到这儿是不是有点懵,小编也很懵,但人家就是这么说的,没办法。

烙面的制作方式结合了面皮和踅面两种食物,烙面是用白面制作,加水将面粉中的面筋洗出来并调成糊状,然后上鏊子烙制。食用时取面放入碗中用热水反复加热,其汤汁制作方法与岐山臊子面相同,都是酸辣口味,配菜也基本相同。

不论是踅面还是烙面都是当地人心中“童年的味道”,从外面回来出了车站必定先来一碗以解乡愁,这是哈叟(规矩)。包括锅盔在内的这三种食物其起源都是因为战争,今天已经不再将这些食物充作军粮,但它们依然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如千百年来一样。

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再需要拿着武器战斗,一如那些被遗忘的军粮一样。但如果国家有需要,没有二话:回家烙馍,准备打仗!

(文/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