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吮吸手入睡这个事上,遇到过妈妈们提出的很多疑问:

吃手入睡,可以去给孩子拔掉吗?

吃手吃很久,但自己能睡,需要干预?

什么时候需要介入宝宝吃手入睡呢?

孩子吃手,可以用安抚奶嘴做替代吗?

孩子吃手会担心吃变形,可以给大人的手让孩子吮吸吗?

分类整理了“吃手”的话题,我们来捋一捋:

吃手需要干预吗?分月龄,分时间,分情况

“吃手”这个行为,从心理学分析上有一个专业名词来解释——口欲期。心理学家认为:宝宝吃手是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应。人类性快感是一种近似于成人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具有镇静的作用。

那对于吃手是否需要干预,我们首先要看看孩子的月龄,一岁以前,吃手是宝宝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之一。小手洗干净了吃吃,啃啃,没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如果在非睡眠时段吃手的频率较高,妈妈们要看看宝宝是否有出牙征兆?如果是出牙,需要帮助宝宝缓解牙龈肿胀不适,也可以用牙胶、磨牙棒做做辅助;如果只是单纯的口欲期,新生宝宝时期,间隔着用可吮吸的其他物品(比如安抚奶嘴)做一下替代;稍大一点的宝宝,间隔着用需要口、手的游戏做一下替代,注意宝宝注意力。

如果宝宝在1岁后还有频繁吃手的情况,很多孩子的手指会因为频繁的吮吸(一天超过2小时)出现变形的状况。这个时候也是需要介入干预的。

如果1岁后,孩子不是频繁吃手,却总是在紧张、焦虑、害怕的场景中不自觉地吮吸手指,这种心理需求转化成的吮吸吃手,需要积极介入。

如果4岁后,孩子还有偶尔吃手的情况,考虑到牙齿咬合、口腔发育和心理健康,都需要积极戒除非营养性吮吸的(包括吃手和使用安抚奶嘴)

吃手入睡需要戒除吗?用替代法更合适。

如果宝宝只是在入睡前吮吸吃手,新生宝宝可以不加干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吃手比吮吸安抚奶嘴更合适。

稍大一点的宝宝(5月龄后)可以用替代物转换一下,比如安抚巾,安抚玩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替代在一岁前的操作性会更强。

如果孩子没有引入安抚物,在2岁后仍在入睡时吃手,需要多关注一下心理需求的部分。从非睡眠时段入手,观察并分析孩子吃手是源于什么需求?在非睡眠时段是否可以满足?满足后入睡前是否能自然而然不再吃手?仍然要吃,用替代法相较于简单粗暴的戒除,更有利于宝宝的顺利入睡。

替代吃手入睡,哪个方式更好?分月龄选择。

新生儿期,如果需要替代吃手入睡,用安抚奶嘴既符合新生宝宝的生理需求,又更具有实操性;

4-5月龄后,更建议引入安抚物(安抚巾、安抚玩偶等等)做替代,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越来越好,相较于安抚奶嘴,安抚物的可接触面积更大,宝宝可以“自助”完成提供安抚的过程。

吃手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过程,保证宝宝的手指卫生,让他们通过吮吸满足口欲,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吃手作为入睡的安抚方式之一。结合月龄、吮吸时长、孩子的手指情况等综合权衡,大可不必非干预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