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还记得自己两年前看到《舌尖3》时的心情,在发现节目组连串串、钵钵鸡、麻辣烫都不太能分清的时候就果断弃剧。之前有多期待,后来就有多失望。

上个月的五一期间,意外发现《风味人间2》开播了。第1集《甜蜜缥缈录》无论从拍摄美感还是故事的完整性都不禁让人感叹:啊,那个最会拍美食的胖子又回来了。

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真是美好。

陈晓卿一位导演对一档节目的重要性,就如同厨师对菜品一般。

同样的食材,但油的多少、下菜顺序的先后、烹制时间的长短,呈现的菜品从形象到口味都截然不同。比如,陈晓卿。据说08 年地震,他在某家卖冒肥肠的小店里遭遇余震,起身往外跑时,想起还没吃完的冒肥肠,就又折回来坐到饭桌前:太好吃了,砸死就砸死吧。虽不知这个小段子的真假,但从中倒能看出,胖,不是没有道理的。

《至味在人间》是他个人舌尖上的一本饮啜笔记,更自由、自我,也更好玩儿。

对美食的追求,有人孜孜不倦,追求极致;有人只求口腹欢愉,偏爱江湖。比如,蔡澜先生,他就属于前者。一生辗转各地探访美食,为了金庸小说中的一道“二十四桥明月夜”,反复试验、研究,最终将它还原,惊艳于世。

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十四桥明月夜

陈晓卿属于后者,读他的文字让人倍感亲切。一坛“捂酱”、一根萝卜、一碗小面,一盘螺蛳,江湖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烟火气就是这本书的主基调。烟火气是三五好友,围炉小酌的洒脱;烟火气是寒夜觅食后,一碗特气腾腾的牛肉面的温暖;烟火气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吃一碗卤煮的痛快;烟火气是一日三餐家常菜的简单自在。烟火气说到最后就是人情味。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风味人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不仅体现在陈晓卿的书里,也贯穿于他的纪录片中。香港烧猪师傅新哥在忙碌宗族宴会后,急忙去接高考发榜的女儿,得知女儿高考成绩不理想后,这位不善言辞的父亲只是简单的安慰和鼓励。日子还要继续,新哥还要回去作坊忙碌,一天的辛劳结束后,会记得晚上给女儿带一盅苦瓜汤。

我们看《风味人间2》的时候不仅会被大千世界中美食种类的繁多所震撼,同时也会因纪录片中人物的喜怒悲欢而欢笑流泪。剧组没有刻意地煽情,只是借由美食呈现最真实的人物状态。

在这个时代,真实的东西,才最动人。

在《一人分饰两角》这篇文章里,他说:关于吃饭这件事,大多数人会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本真地自己做A角,专找对自己胃口的东西,想吃什么吃什么,甚至在喜欢的东西里挑最喜欢的,比如吃饺子只吃馅儿,吃螃蟹只吃膏……谁也管不着。

但在生活里,这种能率性而为的场合并不是天天都有,不说那些像婚宴寿宴会议餐,即便是一般的朋友聚会,人的社会属性必然挑战自己的自然属性,谦逊、和蔼、容忍、礼让,五讲四美三热爱。这种压抑天性的做派,往高雅里说叫“克己复礼”——牺牲天性构建和谐社会;往低俗里说,人民群众管它叫“装B”——非常准确。现实生活里,B角的确比A角更常见。人生不易,全靠演技。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么一句文案: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经历着无数的苦痛和喜悦,只是中国人善于把痛苦藏在心里,而把喜悦用四季的食物呈现在餐桌上。好吧。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泡茶,扫院,吃麻小

从明天起,关心读书和蔬菜

不装B

周末记得好好吃饭,淘宝618活动即将开启。

购买淘口令:₳xkYl1ubVSpo₳(复制淘口令,打开淘宝就跳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