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观点部分借鉴:肉崽「有理无据可行吗?

对于力量训练者,内收肌似乎处于边缘地带。这块肌肉名为内收肌「hip adductor」,让很多人误以为他的主要功能仅仅是提供大腿向内收的力,因此也就导致了很多理解上的误区:

 

图中意思是,内收肌是力量训练者极易忽略的肌肉,平时需要单独加强。排除“不练下肢”这种极端的力量训练者,认为这里该笔者所指的是正常的训练者,即使用蹲推拉都练的训练模式。那么,认为力量训练不练内收肌就和主流学界观点相差甚远了。本文从深蹲出发,讨论深蹲练不练内收肌。

 

01

内收肌解剖

内收肌其实是内收肌群,是大腿内侧一连串肌肉的总称,主要包括: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股薄肌「下图缺失」;

 

 

也因为深蹲等动作没有明显的髋内收动作,因此也让很多人认为内收肌群不参与深蹲等复合动作。那么知道了什么是内收肌群后,我们就来看看深蹲对内收肌群究竟存不存在锻炼作用。

髋内收动作示意髋内收动作示意


深蹲动作示意深蹲动作示意

02

深蹲促进内收肌增长的诸多证据

 

证据1

Daniel J. Glassbrook等人2017年对高低杠深蹲相关41个实验进行汇总分析,其中在肌肉活动一览,得出结论为深蹲中内收肌有较高的激活度。

 

证据2

Norihide Sugisaki等人于2013年用60%1RM深蹲,对10名有训练经验的男性进行实验,并用核磁共振扫描相关肌肉募集面积。发现深蹲中内收肌群的总募集面积达到了40%以上【图,标黄一览】,用60%的极限重量获得了40%以上的内收肌激活面「actived area」,说明内收肌在深蹲中有较高的参与。

从以上证据我们看到,内收肌显著地参与了深蹲。

那么我影响内收肌参与的因素有什么呢,我们认为幅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03

深蹲幅度对内收肌的影响

 

证据1

Glauber Ribeiro Pereira等人于2010年对深蹲和不同幅度和髋外旋角度下的内收肌激活度进行实验,其中幅度越大,内收肌激活越高「HA表示内收肌,1-3表示幅度从浅到深,数值越大表示激活越强」。

 

证据2

Keitaro Kubo等人于2019年对不同幅度下深蹲各肌群增长问题,通过10周深蹲训练,结合前后核磁共振扫描判断肌肉体积变化。发现,深蹲组比浅蹲组的内收肌增长更多「6.2 ± 2.6% vs 2.7 ± 3.1%」,同深蹲幅度下股四头肌增长为「4.9±2.6%」。

 

黑柱为浅蹲组内收肌前后变化幅度,白柱为深蹲组前后变化幅度。可见深蹲组,内收肌增长显著地高于前蹲组。

 

03

生理学基础

有关内收肌的研究其实学界早已存在,而结论相对复杂,在此我们只能简述。因为内收肌的解剖结构一部分位于骨盆「额状面中线后侧」,因此内收肌除了内收功能,也具有伸髋功能,而随着深蹲幅度增加,屈髋增加,因此内收肌的伸髋功能也得到加强。

图仅为示意图仅为示意

 

因此,我们再一次证明了“深蹲练不到内收,乃至力量训练练不到内收”这样的结论其实只是民间训练者、培训师和冠军们的意淫。是在缺乏知识和有效证据检验能力的情况下,仓促武断得出的错误结论。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提问和讨论,更欢迎你的“转发”和“在看”,让更多处于误区迷雾的人看到真相。

感谢你的阅读~

更多内容敬请扫码关注更多内容敬请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