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许多妈妈觉得自己对孩子太急躁或不够理性,所以急于学习各种育儿技巧,期待成为更合格的妈妈,但是妈妈们却常常忘了照顾自己的情绪。一个焦虑暴躁的妈妈,即便学习了一万个育儿妙招,恐怕也无法心绪平和地对待孩子,因为这违背了人性。

所以,在更好地养育孩子之前,父母其实应该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父母有情绪很正常,对自己宽容些!

成年人的世界里原本就有许多不如意,再加上孩子不听话或是不配合,父母总会有不耐烦的时候,会有暴躁易怒的时候。敏感的熊孩子在父母情绪不稳时会感到不安,所以会本能地做出各种行为想缠在父母身边,而这会让本想独自静一静的父母更加焦躁,让他们忍不住生气发脾气。

问题是,家长们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就可能对之前的行为感到懊恼,甚至担心自己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过,心理治疗师雷吉娜·帕利解释说,遗传密码适用于应对普遍预期的环境,孩子不断发育的大脑具有应对困难的能力,有回旋的余地。因此妈妈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不关心、厌烦甚至生气都不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也不必钻牛角尖,不必对自己有过分苛刻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做到与自己讲和,能够宽容和体谅自己,想必也能在孩子犯错或是情绪暴躁时,同样给予他们以包容和谅解。这对自己对孩子都是好事!

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温暖、共情的态度也适用于对待自己

现在主流的儿童心理学理念普遍主张家长要用共情的心理去安抚孩子,让他们感觉到爱和关怀,也让他们感觉到被理解。家长要给孩子一双乐于倾听的耳朵,让孩子将自己的难过、不满或是痛苦说出来。

实际上,在这样对待孩子之前,家长其实更应该给自己以温暖、共情的态度,给自己一双善于倾听内心的耳朵。在取得家人支持的前提下,父母每天都应该有意识地给自己留出一段独处的时间,听听音乐,写写日记,或是用语音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那些嘈杂的思绪表达出来。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释放。而隔上一段时间,自己再去翻翻之前的日记,或是听听前几天的录音,或许我们就能够帮前几天的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心理辅导”了。

当然,如果我们陷在强烈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还可以求助于配偶,请他(她)以共情的心态和倾听的耳朵来给予我们支持。

我很认可雷吉娜·帕利的观点:“父母在安抚、共情、认可、理解、接受和支持孩子方面遇到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很难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如果父母对自己的情绪持拒绝、批判、苛刻或评判的态度,当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时,他们则更有可能遇到困难。”

所以,先善待自己,才能够善待孩子。我们对自己不那么苛刻,才不会成为对孩子苛刻的父母。

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父母二人可以做对方的“心理辅导员”

养育孩子着实是考验心性的,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相当不容易的。

  • 你好言好语地给孩子讲道理,熊孩子却各种不耐烦甚至不停地顶嘴;
  • 上午你刚将家里收拾利落,下午又被熊孩子折腾得一团糟;
  • 你说话稍微严肃一点,熊孩子就情绪爆发,朝你喊着:“走开,我讨厌你!”
  • 一道题你给孩子讲了五六遍,他还一脸茫然或是压根儿没仔细听;

……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有感到沮丧、失落、彷徨的时候,也会有不小心失误的时候,这些时候,如果有另一半在旁边安抚和开导,想必我们不会任由自己陷入情绪的低谷,也不会对自己或对孩子产生“怨恨”情绪,不会跟孩子一直“怄气”。实际上,也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彼此在面对子女时受挫的感受。

养育子女方面,父母双方应该是同盟军以及“心理辅导员”的角色,相互支持,彼此打气,帮助对方消解来自孩子的那些“伤害”。熊孩子可能一时无法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我们至少还能彼此相互理解。而如果始终拥有对方的支持,我们也不大可能因一时冲动对孩子实施过激的教养行为。

无论在哪个时代,“丧偶式”教育都是令人担忧的教育模式之一。如果一个家庭将教养孩子的全部责任都压在了爸爸或妈妈一个人身上,你很难想象,这个独自养育孩子的家长会善待自己,也很难想象这个家庭里会有宽松、积极、包容的教养氛围。

所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父母二人不仅要一起承担起养育子女的重担,还要成为彼此心灵的慰藉。

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家长要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这样也更容易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结语:

忽略自己感受、一味牺牲自己的父母,很难养育出有幸福感的孩子。一方面,父母牺牲自我的行为会成为孩子心头的负担;另一方面,不能善待自己、不会对自己微笑的父母,也很难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轻松欢快地大笑。

所以,就如雷吉娜·帕利所说,父母需要的支持是:“请对自己好一些!”对孩子而言父母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照顾好自己,就像照顾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