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吉卜力工作室的忠实观众,基本上出过的动漫我都看过。我记得我看《侧耳倾听》时,是我上高一的时候,当时我看后觉得平平无奇,没有任何让我值得推荐的地方。其实也不光这一部让我觉得平平,包括魔女宅急便和风之谷这些作品我当时都觉得平平无奇。现在想想,我才是最平平无奇的。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前些日子,莫名其妙的想起了这部动漫。花了一个半小时看完了这部动漫,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当时的我对这部动漫没有好感了,当时的我沉迷于武侠小说中,喜欢看声势浩大的打斗画面,而这种写实风格的恋爱剧,我无法认同,更无法有共鸣。而现在看又有和当时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大部分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都具有奇幻色彩,千与千寻,借东西的小人,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都是以想象为基调进行创作。而这部作品,难得运用了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的是男女主角的青涩的爱情故事。这类少女日常系列的动画在吉卜力工作室并不常见。

很多人把这部作品归于宫崎骏的名下,但这部作品宫崎骏只是编剧和监督。导演是近藤喜文,是无可争议的二位监督(宫崎骏和高畑勋)的入室弟子。因为工作压力和强度,近藤喜文在1998年逝世。

这部作品我一直认为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少女向代表作品,少女心最高。

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大呼太甜了,少女心悸动。但我不想从爱情入手,相反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我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想讨论关于什么是青春


青春是横冲直撞的情感表达

我一直认为,有一种情感的宣泄是方式是有冲击力的。不管是吼,是叫,或者是拉拉扯扯都是对情感的表达。

在这部作品中尤为明显,女主角月岛的好朋友喜欢同班的杉村,但杉村喜欢的是女主角月岛雯。虽说这里有着恶俗的三角恋套路嫌疑,但也没有按照套路出牌。剧中的恋情干干净净,不拖泥带水,当然这不是重点。

最令人惊喜的是杉村对月岛的告白,仿佛平地一声惊雷,轰的一下就开始了。在月岛气急败坏的质问为什么还是没有明白她的意思的时候。杉村也恼了,我不喜欢原田我喜欢的是你啊。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少年略带恼怒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脸上满是红晕。因为害羞还有恼怒的关系握紧了拳头,几乎靠吼着完成了这场仓促的告白。这里不得不敬佩吉卜力工作室对人物的细节把控,包括人因为恼怒的状态下大声说话和前倾的身体,动作一气呵成,细节完美。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月岛陷入这种尴尬的三角关系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场面准备落荒而逃,杉村突然上前猛地拉住她的手说:“一定要把话说清楚再走。”正常的套路难道不是女主角尴尬的跑开,然后他在背后一直看着女主角吗?虽然这位告白的男同学并不是这部作品的男主角,但是这种勇敢的行为还是圈了一波粉。

这不由让我想到日本的一部综艺节目,学生们站在天台上大声喊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其中有一位告白的女生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她的表白对象是一位有女朋友的男同学,因为无法处理心中的情感,而选择在天台喊出来。

我是二年四班的宾本初花

我有喜欢的人

而他有女朋友

我一直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份心意

而我想趁着今天这个机会

将这份心意传达出来

二年三班,酒井一喜

我本来想着,如果你愿意和我交往,我怎么样都愿意

我想把喜欢你的这份心情

就这样藏在心里

如果有哪一天我喜欢上了新的人

那个时候,还请为我的恋爱打气加油


男生表示

如果你有了喜欢的人,我一定给你打气

女生在天台大喊

谢谢!

这种铺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夹杂着一份悸动的心情,通过肢体语言,声音,传达到了想要传达的人身边。这不正是青春的特权吗?这些人的青春就是肆意张扬的,横冲直撞的。委婉的表达和横冲直撞的表达我更爱后者。因为它对人的冲击力更大,更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我认为青春结束的征兆就是,我无法再把我心中的情感大声说出来了,我更愿意让它烂在心底。而这些告白就好像又让我看到青春原本的模样,它原本就是这样不讲技巧,强硬的进入到我们心里的啊。

随着我们的长大,每个人脸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防御面具。为的是什么?只是不想让他人看到自己情感的流露,我们已经没有心力再去进行一次冒冒失失的表白,大大方方的传递。心理学中人格这个词源自拉丁语「perona],本义为面具,暗指社会功能。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带着面具去生活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社会功能。

就如面具对我们有多重要,这种横冲直撞的情感表达就有多可贵。这正是青春的特权。


青春是一块藏着宝石的原石

剧中男主角天泽的爷爷给月岛看过一块原石,那块原石里着绿宝石,不过需要用专门的工具才能看到粗粝的原石包裹的原来是一块闪耀的绿宝石。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月岛的好朋友原田,喜欢杉村却把喜欢的心情默默藏在心里,杉村应友人的要求代替他传情书给原田,原田知晓后哭得很伤心。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男主角天泽,想要成为一名顶尖的小提琴工匠,但自我认同感极低,认为自己做的作品是个人都能做,小提琴拉的也很优秀,依然觉得自己的水平很差,无法得到自己内心的认同。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那青春究竟是什么呢?

青春就是一块有着粗糙表面却暗含了巨大宝藏的原石,所有的事情都被这块原石包裹住。不管是原田求而不得的暗恋,天泽的自我认同感低下,还是女主月岛对未来的迷茫,这些都是青春粗粝的表面。这种看似粗粝的表面给他们带来了烦恼,难过,迷茫和对未知的恐惧。但如果我们仔细找找还是能看到很多青春的零碎闪耀的碎片。

月岛和天泽因为书结下的缘分,在不断的交谈中,把彼此当成一面镜子,努力驱散前方的迷雾。月岛因为天泽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而感到羡慕,天泽因为月岛爱看书,而在借书卡上经常看到她的名字而注意到他,他们彼此吸引,彼此成长。不断从对方的行为中获取能量,迸发灵感。难道这些不算是宝藏吗?正是因为尚是青春,才把彼此的行为和语言看得这么重要。正是因为青春,才能在时间不断前行中,提出质疑,努力实践,并且得到反馈。

这里的青春包含了还尚未成型的三观和粗浅的社会阅历,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有勇气打破最外层的壁垒,拥抱内部的宝石。

我认为,这里的宝石就是成长。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提到,一个人获得成长的途径,“观察——模仿——反思——提升”这四个步骤是刻意练习的基本法则。拿这部作品的女主角月岛来说,他观察男主角天泽的行为,他有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为之努力,于是她模仿他,她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创造了一个脑内幻想世界,在把这部作品给爷爷看后,她进行了反思,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所以她决定自己继续上学,吸收知识,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他也就收获了成长。


青春是一场兴奋的期待

在这部动画的最后,月岛和天泽来到山坡上看日出。天泽问月岛是否愿意嫁给他,并承诺自己一定会成为一名顶尖的小提琴工匠。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这种承诺无疑是梦幻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最好不要先立FLAG。但这又有什么关系?青春就是和未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现在无法看透未来,许下的诺言不知道能否兑现,说出的梦想不知是否实现。这些都藏在颤抖的话语和兴奋的情绪背后,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实现。那个时候的他们有着最真挚的愿望和最动听的承诺,这些不能用现实的毒鸡汤来浇灭,这种在兴奋中的期待本身也就是一种勇气。

月岛开始尝试写作之后把自己写下来的作品给爷爷看的时候,很紧张,并且表示自己心跳很快,一定要让爷爷快点看完这部作品。她期待着爷爷说点什么,因为这是她的第一次实践,她需要正向反馈。

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吹爆这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青春物语动画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这部动画就是这句话的完美诠释,动画的最后虽然是大团圆。但月岛会一直呆在日本读书,天泽却会远赴意大利去学习小提琴的制作。两个人算是异国恋,但他们满怀希望等待彼此的长大,然后履行当时许下的诺言。

我自己曾经也在青春时期待着自己能够考上喜欢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虽说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是当时的心情是珍贵的。我倒现在都还记得自己在高三的时候拿出日记本一笔一划写下对未来的期许的那种心情。

这部动画在最后把对未来的期待渲染到了一个高潮,给人留下了一个悬念。我们也不知道男女主角最后能否走到一起,承诺能否能兑现。但正是这种空缺感,我们隐隐会有一种期待,他们一定会在一起。

侧耳倾听这部动画的名字,导演近藤喜文曾经表示并没有什么象征的意义,就是取了一个平时方便说出来的名字而已,但我认为,这就是倾听青春回响的一部怀念向作品。它值得所有年龄阶段的人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