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国父母孩子成长焦虑白皮书》显示,“孩子的心理/情绪管理”取代学习成绩成为中国父母最焦虑的家庭问题,其中生育儿子的父母比生育女儿的更为焦虑。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在我们传统观念中,养女孩就应该细声细语,养男孩就应该粗枝大叶一些,才好培养男子气概。

然而小男孩的本质也是孩子,和孩子说话的内容、语气,足以影响他们的成长轨迹。

如果不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常口无遮拦伤害他们的心灵,对男孩性格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父亲的气话,成为纠缠儿子一生的心理阴影

我的大学同学小康家里有两个姐姐,按理说最小的孩子应该最受宠,可是父亲认为男孩子就要多吃苦,从小只要稍有忤逆就是一顿“皮鞭夹大棒”。

他说,打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在青春期自己有了反抗意识后,父亲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动不动就说:“你死在外边得了”“你还回来干什么”这类话。

这让他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明明双亲健在,却对家没有归属感。

他时常做梦找不到家或是被家人抛弃,父亲的严厉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教育意义,反而产生了负面作用。

父母说过就忘的“狠话”,却会扎根在孩子心里

男孩子在家庭中通常是未来的顶梁柱,父母对其给予厚望,因此经常为其灌输一些思想。

又因为男孩子比女孩子淘气调皮,所以常忍不住“放狠话”来宣泄气愤。

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谷口雅春

父母的一句话也许说过就忘了,却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扎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要时刻注意言行。

想要养出真正“男子汉”,这四句话一句都不要对儿子说

1. 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心理学家对此做出反驳:「弱小活该受欺负」是动物世界的法则,并不是人类世界,更不应该是儿童世界的铁律。

小男孩与同学朋友发生冲突的概率要比女孩子大得多。然而家长总是将男孩子默认为男子汉,认为打架打输了是很丢人的事。

“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是受害者有罪论,无疑是将寻求帮助的孩子从自己身边狠狠推开,此后再难建立信任,也会让孩子变得沉默寡言甚至转而崇尚暴力。

2. 你怎么这么没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试错的过程。然而很多家长无法接受自己儿子的“不完美”。

他们不会关爱孩子,帮助孩子纠错,反而习惯于向孩子施压发泄情绪,在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中,男孩子很容易失去信心,愈加不敢尝试,变得怯懦没有主见。

3. 你走了就别回来

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形成对峙是令许多家长难堪的场面,他们认为自己的权威被蔑视,因此习惯用狠毒的语言打击孩子自尊心。

心理学家认为,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正是由于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

“走了就别回来”“你怎么不死外边”这类话无异于加重了孩子的被孤立感,这些不恰当的引导,孩子很可能在亲情认知上产生偏差,影响性格的发展。

4. 姐姐就应该多帮着弟弟

尽管这句话多是对姐姐说,可是被家里的男孩子听到,对他的影响同样十分巨大。这会让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家庭是以他为核心。

在父母哥姐的无限宠溺下,很可能失去进取心,成为“啃老族”。由“重男轻女”而来的优越感,也很难让他对其他人产生同理心,将来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糖果妈妈叮嘱:养育男孩同样要和他时常谈心,遇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这样在男孩的叛逆期沟通起来也更容易。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