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白酒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喝白酒了。

这点从年轻人的消费场景来看,他们往往在酒吧、夜宵时段喝酒较多,在这个场景里以啤酒、调配的鸡尾酒为主。 在这个消费场景里,白酒根本就不在消费的考虑里。

小编曾经做过白酒的品牌经销商,在公司日常的销售管理中,除去商超和餐饮的渠道外,团购是最为主要的,而团购的对象,往往是年龄偏大的人,就连年轻人的升学宴、婚宴、新生儿的宴席种种,决定使用白酒的权利的,往往都是其长辈,所以根本就没有针对年轻人的营销。

作为口感来说,传统白酒应该是口感最差的饮品,没有之一了。而白酒又作为香型馥郁,极具特点的缘故,大多作为不了鸡尾酒的基酒或调味酒。当然,近几年也有不少的白酒企业开始培养有关以本酒企出品的白酒作为基酒的鸡尾酒。 可目前来看,以窖香、糟香、曲香、粮香等等为主的白酒评定的标准来看,白酒作为鸡尾酒的路漫漫而修远兮。且白酒作为了基酒成为了鸡尾酒,在经济效益上看,这也是酒企不愿意看到的把。

在针对年轻人的营销,和将白酒作为简单预调酒的这两点上,做的最好的就是江小白这个品牌了,不管作为白酒从业者对其口感的批判,江小白这个品牌,已经进入了年轻人的视野中。

而口感和针对的文案营销,是让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白酒的真正原因嘛?我想不是的。

现在的白酒有如此的销量,正是现在的年轻人的父辈、祖辈一口一口喝出来的,我像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在第一次喝白酒后,就能深爱上白酒。马云曾经说过,四十岁以后的人会慢慢爱上茅台。在我看来,茅台与否不重要,但经历了种种生活的磨难,在四十岁以后喝白酒是有可能,但这真的是爱吗?因为老一辈养成的白酒消费习惯,让白酒在近几十年,进入了礼品清单,而白酒带来的“礼仪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劝酒倒也算是一种礼仪,而前段时间的北京某银行员工因领导敬酒不喝而被掌掴的时间就是病态的存在了。为什么这个事件会传播开来,正是因为作为网民主力的年轻人感同身受了。

白酒作为商品,本身肯定是无错的。而正是这个社会赋予它的属性,让刚刚进入社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它了。也许,马总说的四十岁以后会爱上它?那不是应了那句,“人渐渐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而接受了所谓的现代白酒文化,就是变成人情世故的最典型的标签了吧。

白酒的口感可以变化,可以择段取酒,可以勾调来改变,营销只要有经济效益,这些都可以去改。但是畸形的现代酒文化,可以改变吗?没人能知道答案,在白酒的现代营销中,在寻找关键人营销和团购经销商的选择上,往往都是所谓的人情世故。相信有不少做企业的朋友每每在传统佳节前,会被某领导来个电话,让去帮忙消化一批白酒吧!

小编现在从事的自媒体行业,也许是自己用行动不向成为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所作的抗争吧。

也许,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这样的白酒文化,让人真的爱不上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