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我知道这部片子要上映的时候就在想,它会被改编成什么样子

  我从小对哪吒闹海这个故事就有下意识的回避:它太血腥了,无论是敖丙被扒皮抽筋、还是哪吒最后削骨还肉,吓不哭我就不错了。而且故事也不是我喜闻乐见的结局,好像没有谁是最终赢家。再说白一点,我对哪吒没有什么同理心——他在这个故事中做的很多事都太激进。激进的意思不是说不能做,而是可以但没必要。

  现在我明白,这是传统神话故事中固有的时代印记,已经和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了。所以如果这部哪吒不改,还跟当年《哪吒闹海》的剧情毫无二致,那绝对要扑街的,如果用牛逼特效在荧幕上展示扒龙皮抽龙筋,估计还是要吓哭不少小孩。

  毕竟时代在变,故事的正向内核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展现方式。哪吒既然是国漫全行业铆足劲儿来做的动画,要爆红,要正向,要有话题,要能和观众有共鸣,就一定要改编,而且得编的故事不脱离主题,人物设定不跑偏,还要符合核心主义价值观才行。

 2.这部片子中最成功的的设定,就是哪吒的”魔”

  这是片子中最令我佩服的一个设定:魔丸转世,一个形象也不好,性格也别扭,丝毫不讨喜的一个小孩——要知道没有谁喜欢看一个恶人的故事。

  但是哪吒的原生故事里确实是有点儿魔性的,一场闹海,根本没有展现出他的是非观:谁惹他就捅谁,狠起来连自己的骨头和血肉都能剔了,好让别人都住嘴,活脱脱的二世祖。

  他天性带“恶”的特点虽然不够讨人喜欢,偏偏也是最区别于其他神话主角最鲜明的特点。创作团队里硬是从他混沌的特质中,提炼出了“恶”的一面作为基调底色,不可谓不大胆。

  他是魔丸转世,但是那又如何,他永远有权决定是否控制恶念,是否能做个好人。这样一来,他经历的不再是平民英雄常见的软弱与坚持的自我矛盾,而是性本恶与行善的原生矛盾,这个矛盾的加码,也决定了他在最终决战时刻来临的时候,选择作为一个异类英雄的强悍与不凡。

  哪吒的命,是不信命。回头看这句广告语,提炼的真是精准。

3、李靖:不够完美的好父亲

  我原本对李靖的印象差的没边,不管他是陈塘关总兵还是托塔天王:迂腐、古板、满口仁义道德,实际牺牲的都是身边亲近的人。这形象放在如今恐怕也没几个人会喜欢。

  在哪吒的传统独立故事中,李靖可以说是其中最大的反派,类似于欧洲童话故事中的“女巫”——典型的负面形象,在快乐结局的故事里,女巫必须死,这样她代表的邪恶部分消失,孩子也不再受到自我谴责、自我怀疑的干扰。但是哪吒的反抗带着浓浓的中式特色:“女巫”代表着父权,代表着社会主流意识,”女巫”死不了,但他还可以“自毁”以示反抗,通过这种极端方式摆脱自我谴责。

  但是如今父权早已不再是主流的反抗对向了。父母根本不是对立的形象,他们只是有时做的不够好罢了,主角对父母的心结通常会趋同于释然和理解。这部剧中的李靖就的很好,他给哪吒造成了一些认知上的困扰,缺席了这个小魔王的成长。但也是他,教会了哪吒的最重要的善恶观和是非观,在他的人生道路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个好的故事中,每个人物都该发挥他的功能。李靖作为“父权”的反抗象征功能被时代淘汰后,在这部剧中找到了更合适的定位。

4.哪吒与敖丙是真的!

  这俩人从原生故事里的宿敌,到如今这部剧的CP满天飞,改编的功劳不可磨灭。这剧中这俩人是双生子,又延续了对战中的敌对角色,真的太秒了。

  除此之外,这两个人成为朋友的理由也水到渠成。按理说应该有与生俱来的宿命吸引,比如一见如故或者天性相斥啥的,都有可能。但是制作团队太给力了,一个烂梗都没碰。他们给这俩人的剧本,是相互理解,相互纠正。

   哪吒是魔丸转世,所以没朋友;灵珠转世倒是性格挺好的,但是也没朋友。

   哪吒生于除妖世家,却对妖族没有偏见;敖丙生性善良,但对魔头转世也没有偏见。

  两个人都在成长中出过偏差,但是好在有另一个在身边,竭尽所能地去把另一个人拉回正轨,而不是就此放弃。这种无所保留的相信于给予,是一种太过珍贵的感情。

  锁死。

  5.最后的小祝愿

  这剧却是是一部好剧,剧情的饱满与充实,人物特点和使命完成度非常高。唯一让我觉得遗憾的是一些笑料梗做的不够扎实,刻意营造出的密码梗、美容梗与大故事环境有些割裂。还有一类低俗梗出现过好几次,诙谐的同时却有失厚度。细节上的工夫和轻松诙谐的“度”还需要再寻找那个平衡点。

  魔鬼都在细节里,从大圣到大鱼到哪吒,衷心祝国漫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