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人非常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年里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不信你看着,每年的亲戚聚会的饭局酒局上,肯定都少不了孩子成绩孩子学历孩子对象孩子工作孩子的孩子这些问题。而且还不仅关心自己家孩子,还关心别人家孩子,不仅上学时候喜欢问“你家孩子考多少分?上那一档分数线了?大学在那儿哪个学校读的?”,就连自己大哥的三姨家邻居外甥孩子有没有对象啥学历啥工作,东北人都能打听的一清二楚,还得迫不及待的替人家牵红线,隔三差五还会问,你家孩子有对象没?结婚没?生孩子没?至于这孩子自己怎么想,不好意思,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不恋爱结婚生孩子,你就大逆不道不是正常人,你爹妈也不正常,都不张罗给你找对象生孩子。所以,让东北父母最骄傲的,永远不是自己有多大价值,而是有几个孩子,以及,每个孩子值多少钱。

    东北人过年过节家庭聚餐时候,能把“阖家团圆”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东北人家庭聚餐,不管同桌坐的是谁家的认不认识,都要挨个站起来讲话题酒的,这个站起来题酒的人,要代表自己的家庭,用数不清的花样表达“一荣幸,二感谢,三祝福”的题酒公式,能在东北家庭聚餐酒桌上表达过硬的,跟领导吃饭就绝对能如鱼得水。当这个人提酒坐下来,会收到周围一堆“不小心”被你听见的恭维:年少有为,相貌堂堂,才华横溢,家庭好得丫都配不上。乍一听你绝对会想不到说的是你自己,而是某个玛丽苏小说的团宠主角——至于是真心还是假意,谁在乎呢?听着舒服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能通过这些似真似假的恭维,那可是各个家庭综合实力的最硬比拼:那个夸你重点本科毕业的叔叔,他儿子可能是那个大学的研究生;另一个夸你身材好相貌好的阿姨,拥有的财富可能你几辈子都赚不来。你会说,吃个饭这么累,就不能不参加吗?不好意思还真不能,家庭聚餐敢不参加,虽然长辈们表面不会说什么,但是可以有100种方法让你懂得你就是不知体贴父母长辈没感情没人性的逆子。

    东北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在逢年过节亲戚聚会的时候,显得总那么有些格格不入。当客厅吵闹声音达到蛤蟆坑的等级,不管多少人,多大体格,年轻人们都能其乐融融的窝在一隅卧室里,用他们的动漫游戏八卦美食等话题,屏蔽掉外面扑头盖脸互吹彩虹屁的声音,屏蔽掉“我家那个孩子啊,不寻思有出息了,结了婚生了孩子我任务就完成了”的吐槽,他们在这里可以暂时忘记繁殖后代的大业,跟兄弟们拥有一瞬间泡沫般的自由。当然泡沫是转瞬即逝的,可能因为有的长辈特别喜欢语重心长的感动他们的肺腑,每次有了了不起的人生感悟,就会迫不及待的把他们叫到自己跟前,用自以为细无声的小雨滋润年轻人的心田。比如,要好好学习啊,考试考好啊,在办公室/学校要跟大家搞好关系啊,要好好讨好老师领导啊,你得要求上进啊,考试多少名工资开多少?现在混个一官半职没?有对象吗?结婚了吗?啥时候生孩子?孩子多大了?奶粉多少钱?哪个幼儿园?哦,上小学啦,能期末考试多少名啊?这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的样子特别眼熟,特别像你办公室里仗着一点资历,一点成绩,翘着二郎腿仰头坐着对你训话的傻逼同事。你当然不能表现出一点点的不耐烦,道理你是讲不过东北任何一个长辈的,“你咋不知好歹?这不为你好关心你吗?怎么跟长辈说话呢?”任何一个灵魂拷问,都能秒杀你一万次。

    我也不知道这是东北独有的现象,还是全国都这样。总之现在是越长大越讨厌过年,过年过的一年比一年累。真心希望这世间有一个桃花源,不用担心工作房产交通户口准生证学区房五险一金重大疾病,不用担心彩虹屁拍不好拍不及时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过这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