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闹是孩子宣泄不满的“专利”。

正如王小波所说,“人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为什么孩子天生就爱哭闹?


因为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感到无助、痛苦,在孩子有限的认知里,哭闹是抗议父母最好的手段之一。

这种手段一旦有效、往后就会频繁使用。

要想纠正孩子“哭闹”的坏习惯,父母的教育就很重要;

在这,芬妈分享一些跟孩子沟通比较实用的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跟他合作、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绪,摆脱爱哭闹的坏习惯。

当孩子哭得很凶的时候,父母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的感受。

比如: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愤怒、生气),也理解你的感受,咱们先停下来,妈妈也不责怪你,跟妈妈说说你爱哭闹的原因?

当孩子听到妈妈的回应后,会感受到自己被妈妈接纳和理解,内心平静下来,心情也会好受一些。

当然,在用这个话术之前,父母需专注倾听孩子发自内心的想法跟他沟通。

首先要明白,哭闹是孩子明确表达强烈的不同意的立场+父母的反应+期待父母弥补自己的要求;

但孩子一些无理的要求,父母别盲目答应,只会助长孩子下一次提出更不合理的要求。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比如,孩子想买一个玩具,但是这个玩具家里已经有或类似,父母觉得实用性不高,就不答应,可孩子觉得很委屈,在那撒野哭闹,怎么劝都不听;

这时,父母可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带孩子去玩最喜欢玩的秋千游戏,讲孩子爱听的故事等等。

从爱心出发,在感情上安抚孩子,父母越真诚,效果越好。

别轻易训斥、打骂孩子。不然,孩子的坏脾气有可能愈演愈烈。

孩子动不动哭闹,无非是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这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

要么是父母插手的事务太多,要么是父母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

当孩子遇到每一个难题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中的那份不安就会变成依赖。

孩子哭闹,父母可放任几次不管,不去理会他,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得不到要求时,父母不会轻易的答应。再或者,尝试让孩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平时也多带孩子出户外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参加亲子的集体活动。帮助孩子开阔视野,与小伙伴分工合作,发挥孩子的潜能,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减轻对父母的依赖,这样才能有助于他更好地成长。

育儿之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孩子通过哭闹、不合作等手段来要挟父母时,我们要懂得举一反三。

先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再去尝试理解孩子的想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对孩子吼、骂。


要明白孩子发脾气、哭闹,并不是真正的跟父母作对,只是在发出不满的信号。

背后的意思是:“我得不到这件东西,该怎么办?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请帮帮我”

总之要通过语言和行动让孩子知道,孩子的感受是可以被接纳的,但哭闹这种不恰当的行为要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