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前庭失调引申

孩子一转就晕与久转不晕分别是怎么回事

三岁的豆豆不喜欢旋转,因为他一转就会晕,所以,幼儿园里跳舞需要旋转的时候,他总是站在原地不动,当然,他不仅害怕旋转,而且还怕高,怕乘电梯,怕玩秋千,怕……好像所有有关位置变换的活动,都会给他带来深深的恐惧。后来,经过专业感觉统合测评,老师告诉妈妈,属于前庭抑制功能不良。

什么是前庭抑制功能不良?面对一转就晕,或者说前庭抑制功能不良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其改善呢?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何谓“前庭抑制功能不良”

了解感统知识的家长都应该知道,侦测地心引力,是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而我们人类正因为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当人体在做各种活动的时候,才能及时调整头的方位,以维持身体的平衡。与此同时,前庭系统本身还具有调节功能——当外界刺激太多时,前庭就会发挥抑制功能,自动过滤过多的刺激,当外界刺激太少时,它又会发挥促进作用,主动扩大神经传导的通道。

但是,如果孩子在母体内胎教不足,或出生时缺氧,或出生后头部受伤,或婴儿期缺少睡摇篮或被摇抱的经验,或幼儿期爬行不足,或户外活动不足,其前庭抑制功能的发展就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前庭抑制功能不良,孩子就会吸收大量,甚至过量的前庭刺激,感受到较强烈的地心引力,从而出现类似于平平那样的怕旋转,怕高,怕跳跃,怕摇晃等活动,甚至一旋转或摇晃就恶心、呕吐的情况。

不止如此,因为害怕上述种种爬高、跳跃或摇晃等的活动,这类孩子经常处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状态。结果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情绪也不太稳定,个性也比较固执。此外,因为他们还常常坚持以自己感觉安全的方式从事活动或面对新事物,总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做好某些事所以不肯合作,导致他们在学习,人际互动,情绪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表现也都不太理想。

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想说,既然前庭抑制功能不良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多不好的影响,那么,对于前庭抑制功能不良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呢?

其实,虽然前庭抑制功能不良的孩子非常害怕参加爬高、旋转、摇晃的活动,但是,想要帮助他们改善这些情况,还是应该从鼓励他们多多从事这些具有前庭刺激作用的活动做起。当然,前提必须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并且依照孩子可接受的前庭刺激的多寡,从少到多,缓慢增加刺激量。切不可操之过急,给孩子带来适得其反的伤害,因为前庭刺激过度可能又会导致接下来我们很快要说到的前庭抑制过度,同样不是好现象 。

不错,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应该已经联想到了,孩子久转不晕的,可能就是前庭抑制过度。

正如前面讲到的,前庭觉系统本身具有调节的功能,当外界对前庭的刺激太多时,前庭系统会发挥抑制作用,自动过滤掉过多的刺激;而当外界刺激太少的时候,它又会发挥促进作用,主动扩大神经传导的通道。但是,如果孩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缺乏适度的活动,或者孩子早产、剖腹产等,导致其前庭神经系统发展不足,或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令他爬行不足,或者家长过分保护,不敢让孩子自由地攀爬,跳跃,奔跑,滑滑梯或荡秋千等,致使其缺乏足够的前庭活动刺激,孩子的前庭系统对外界刺激的传导就容易不顺畅,也就是出现前庭抑制过度的情况。

前庭就像弹簧过滤器可以调节前庭就像弹簧过滤器可以调节

晕车的原因

我们已经知道前庭负责运动空间以及加速度的感知,坐车时我们前庭告诉大脑,你在告诉移动,而视觉告诉大脑,前面桌椅没动,车里的人没动,你没有高速移动。前庭和视觉的矛盾大脑无法处理,造成晕眩。所以很多晕车的人上车就睡觉,关闭了视觉,可以缓解晕车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坐车时,看窗外并不晕,但是一看书或者手机,立刻就会晕的不行的原因。

五、前庭平衡觉失调的常见的影响:

(1)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方向感不强左右分不清,鞋子穿颠倒,到人多的地方会迷失。

(2)分不清相似的图形和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

(3)常会跌倒或撞墙,常打碎东西,身体动作协调能力差,如做跳箱,木马等技术性动作显得笨拙,系鞋带,扣纽扣等细致动作较慢。

(4)原地打圈晕眩,对高度敏感过度,怕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怕乘电梯,不敢玩秋千。(5)上课时分心,爱做小动作,缺乏自制力,做作业东张西望,磨磨蹭蹭,心不在焉,常写错字,反字;常把阅读颠倒,做事丢三落四。

(6)任性,好动,黏人,喜欢捉弄人,浮躁又有坏脾气,对同学之间偶然的碰撞难以控制而发生违纪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7)难以与人合作同乐,难以与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8)经常遭遇到挫折,丧失信心,容易恐惧伤心生气或过度兴奋等。

(9)有些儿童可能有语言发展缓慢,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或不清楚等表现。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前庭平衡失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前庭平衡能力较差,影响学生的阅读、写作、课堂听课效率等。学生在阅读、写字、听课时,既要保持身体、头脑的相对平衡稳定,又要提高眼球运动的自我控制力,平衡能力好了,学生的眼睛追视、检视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依次来达到学习所需的视觉集中性(注意力);若学生的平衡能力不好,那身体和眼球之间的相对稳定能力将会不足,就会坐不住、坐不稳、小动作多,缺乏耐心,无法顺利完整的读完一篇文章,常出现跳行、漏字的情况,课堂听课效率自然也就较低了。

六、前庭平衡系统的发育过程:

前庭系统是一般人不太注意的内耳前庭对地心引力的感觉,比较容易了解的是皮肤触觉,眼睛的视觉和耳朵的听觉等。其实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不管是什么举动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因为太平常了,所以不去感觉地心引力的存在。前庭觉早在怀孕九周就开始操作,直到年老寿终,一直将对地心引力产生的无休止的感觉信息流入中枢神经系统,其他视、听、触感觉则在出生以后才开始发展功能的,而且都重叠在前庭感觉之上。如前庭功能不正常,其他感觉也都可能有轻重失常的情形。前庭的功用宛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基础不好叠建在上面的建筑也会有问题。因此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不管是情绪和行为问题,首先要引导他前庭功能正常化。

l>

四、前庭平衡觉的功能与其他能力发展的关系

前庭平衡觉的功能:

前庭平衡觉也叫内耳觉,因为前庭平衡接受器位于内耳的三个半规管及半规管相通的椭圆囊及球状囊。三个半规管的主要功能是侦查人体与三个方位面(垂直面、横面、直面)的头部空间动作,即接受上下前后的移动(包括地心引力)的活动感觉。另一方面椭圆囊及球状囊是前庭系统动态感应器,负责接收加速动作和旋转活动,前庭平衡感觉是神经系统运作的灵魂角色,它总体上概括有五大功能:

①脑干部位统合所有输入的感觉信息

②侦查头部的位置

③调节身体及眼球的动作,特别是身体与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

④维持肌肉张力(即肌肉处于活动状态)影响姿势及平衡反应的功能特别保持身体的直立姿势的一组肌肉

⑤维持身体及情绪的稳定性。

其中第四条告诉我们前庭系统与触觉防御保护一样有求生的本能,当儿童步行要跌倒时,他的前庭系统会立刻工作,双脚或双腿先伸直不会以头先着地,而且其他系统也会引发保护性反应。运用已掌握的运动复杂技巧,再次要跌倒时如伸出一直脚以维持重心,显示其对地心引力做出的回应。

l>

前庭平衡觉系统与其他能力发展的关系:

A.重力安全感,包括信心和稳定情绪

B.运动与平衡能力前庭系统在怀孕第九周开始操作到第十二周时成熟。初生儿最初的一切行为反应就是由反射动作控制。(包括吸吮与抓握等)随着年纪渐长及神经系统的成熟,前庭会逐渐发挥其功能,俯卧时抬头,把上半身支撑起来,后来的坐、爬、站、走。

C.肌肉力量我们的身体姿势例如坐直身子,需要许多肌肉的收缩和伸展,再配合平衡反应才能维持姿势的随时变化。前庭失控的孩子肌肉张力较弱,他们常伏在桌面上或倦伏在沙发上,也特别容易疲倦,因为他们已经用了过多的精力来对抗地心引力的牵引。

D.两侧协调两侧协调是指灵活运用身体的两侧,左右手,左右脚并且两侧整合运作。两侧协调出现困难。

ex:写字不晓得用另一只手接纸,进食不懂得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子或是勺子,还会出现字体反向运作。

E.动作企划能力儿童只有由前庭系统接受信息加之本体感,触觉及视觉的配合,才能正确的理解空间的相对关系,前庭失调儿童由于身体及空间概念不好,因此动作计划能力欠佳,也是他们较难掌握一些不熟悉的或初学的动作技巧。

F.眼球动作,视觉及空间概念由于前庭系统的指挥能影响眼球的运动,眼部神经太松或太紧,使我们在头部固定不动,或者头部和身体移动时,双眼能够有效的,而且稳定的注释着物体。这种功能对于一个婴儿自幼学习专注及视觉追踪,以及以后的视觉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前庭失调的儿童,因为眼球不能平稳得移动,因此他们存在阅读困难.

G.听觉及语言由于前庭接收器在内耳,所以前庭与听觉关系密切,又因语言要透过听觉而习得。因此听觉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条件。前庭失调的儿童在听觉上可能有问题,影响他听不清别人的发音,加之口腔功能不协调,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会有问题。

H.情绪及行为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前庭刺激都有稳定个人情绪,甚至激发愉快心情的功能,带给儿童安全感和兴奋的情绪,但是前庭失调的孩子,因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手脚,因而害怕跌倒,自然不敢尝试游乐设施,同时带来恶性循环又影响前庭的正常发展。令他们情绪不稳,影响人际关系及情绪行为。

七、前庭觉系统与听觉系统的关系

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用来听的,两者都属于前庭器官的范畴,但是说起和前庭系统的距离位置关系,听觉系统绝对称得上是前庭系统最亲密的好邻居。因为他们两者的神经接受器都在同一个地方——内耳。

我们所能看到的人的露在外面的耳朵其实只是外耳,外耳的另一头才是内耳,内耳包括了由骨质所组成的极为复杂的结构——迷路。迷路包括两边的听觉接受器,以及两种前庭接受器。其中听觉接受器接受声波的刺激,然后把这些感觉刺激传送至脑干部位的前庭系统,在这里,这些信息又会与来自前庭觉、肌肉关节的运动觉和触觉等的信息进行整合,最终经过整合的信息才会被送至大脑的听觉中枢,并和视觉中枢交换信息,以辨认听觉信息的性质。

前庭接受器有两种:一种由连接于神经元上的小碳酸钙晶体构成,用来反应重力,叫做重力接受器。另一种在内耳当中的三对半规管内,当三对半规管内的液体因头部转动产生流动压迫接受器的时候,会产生感觉信息并经由前庭神经传至前庭神经核。也就是说,它主要用来输入运动感觉的。重力接受器和半规管传来的感觉输入结合起来,就可以非常精确地告诉我们,在我们和地球的引力关系中,是在什么位置是动是静,是快是慢,是什么方向等。

虽然听觉接受器和前庭接受器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因为它们双方所处的位置都在内耳当中,而听觉信息最终也需要通过前庭系统的过滤整合才能最终进入大脑的听觉中枢,所以,他们双方的关系还是颇为亲密。

比如,如果一个人的听觉系统有问题,那他的的前庭系统往往也会受影响,他的平衡能力,身体双侧配合能力等可能都会不太好,而如果一个人的前庭系统发展不好,那他的听觉系统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产生听觉不良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听觉不良并非听觉器官障碍,而是因为前庭过滤处理功能不良,导致听觉信息无法顺利正确地被传入大脑听觉中枢,结果他的脑部统合听觉信息的功能出现了困难。很多孩子常常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或者听到了却好像没听懂,其实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事实上,因为听觉器官障碍导致听力不良的孩子少之又少(约占0.6%),大部分孩子,正是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因为前庭觉的功能不成熟才会听而不见,把大人的话当成耳旁风。所以,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想要改善孩子听知觉失调的情况,首先应该从改善前庭觉的功能开始。换句话说,只有结合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给孩子输入足量有针对性的听知觉和前庭觉感觉刺激,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改变自己!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